军情爱好

春秋战国名人:战国人名大全,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sugang 坐标: 68509 目录:/chun/

精选的春秋战国名人:战国人名大全,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扁鹊 管仲 晏婴 墨子 孔子 老子 韩非 庄子 孟子 孙膑 李冰 生平 荀子 荆轲 张仪 苏秦 李悝 邹忌 申不害 吴起

你要的答案字太多 这里写不了太多的字给你写名字自己搜索就能找到 下面部分介绍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由於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国医学的先河。 扁鹊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因而结识了名医长桑君,向他学习,被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其后开始往各国行医。 他首先在虢国行医,正巧遇上虢国国君的太子猝死。秦越人立刻前往并提供解决之法,他认为太子只不过是患了热气病,只要看看的下身是否温暖,听听他的耳朵是否有声响,看看他的鼻孔是否有扩张,就可以知道太子是否仍然生存。他救了虢国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 他后来到了齐国,遇上了齐桓公,齐桓公认为扁鹊的赫赫有名只不过纯粹是神化夸张,於是对於他十分傲慢无礼。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对他说他有一个小病,只要立刻服药就可以治好,齐桓公认为他只不过在吓唬他,故此没有理会。当扁鹊第二次建议要为他治病时,齐桓公也置之不理。当第三次扁鹊见到齐桓公时,齐桓公发觉自己的身体果然像扁鹊所说一样,病徵散发出面,极为严重,他这才向扁鹊请教,可是扁鹊说由於齐桓公对於他的劝告置之不理,现在已经没能救了。过了不久,齐桓公果然死了。有了病入膏肓的成语。 后来扁鹊到了秦国,由於太医令李醯妒忌扁鹊的医术,於是设计害死了扁鹊。 相传《难经》为扁鹊所著。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於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传》也有一些分析。 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交为好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引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没有死。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 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不细说了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并认为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中国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执政秦国19年,实行变法成绩卓著,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年少时,专研以法治国,有学识。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选贤任能,便到秦国去。通过宦官见到了秦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因功封于商,故称商君。前338年,秦孝公崩,被诬谋反,车裂而死。 孙膑(? - 公元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战国时期曾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 生平 吕不韦在赵国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交给赵国的王室人质赢异人(秦始皇之父,后改名赢子楚,即秦庄襄王),认为奇货可居,决定帮助赢异人返回秦国,又将妻子赵氏送给赢异人,并连络秦国王室,将赢异人接返秦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赢稷毙,太子安国君赢柱(秦孝文王)继位三日后猝死,赢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国,被尊称为仲父。 三年后秦庄襄王病卒,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即后来秦始皇,赢政发现母亲赵氏与吕不韦有奸情,并传出赢政为吕不韦之子,将吕不韦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自杀。 荆轲中国古代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回国后欲报此仇,遂四处寻觅又能刺秦王嬴政者,得荆轲。荆轲为获得秦王信任,使因获罪嬴政而逃亡燕国的樊於期自刎,并取其首级。又得燕督亢处地图,内藏淬毒匕首以刺秦王。出发时,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陪同前去的是燕国少年勇士秦舞阳/秦武阳。至秦国后,荆轲假称要为秦王解释地图而靠近秦王,直至图穷匕现,但终究未能成功。荆轲和秦舞阳双双被杀。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战国人名

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两部分,直到秦朝以后才渐渐统一为一体。

上古之时姓氏并未统一。统一之后既可以叫“姓”,也可以称“氏”,如陈姓(严格叫陈氏)。而一般是以上古的“氏”作为单一的姓氏的。而且先秦时期一般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也有一些例外,大都是现代人的习惯造成的,比如称秦始皇为嬴政就是现代人的习惯)。白起是“嬴姓,白氏”,所以称“白起”而非“嬴起”;卫鞅也是一样。此外,女子称姓时一般是把“姓”放在“名”之后,比如晋怀公的妻子怀嬴,“嬴”是她的姓。

战国的人名

1、吴起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张仪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1、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3、苏秦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4、廉颇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唐德宗时,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赠临城伯,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5、李牧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廉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牧

村落(打一战国人名)灯谜大全及答案

村落(打一战国人名)灯谜大全及答案

谜面:村落 谜语类型:(打一战国人名)谜底:庄子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战国时期的人名10个 急

孙膑吴起庞涓白起王翦,蔺相如廉颇李牧张仪苏秦等

战国七雄里的所有统治者的名字

秦:孝公 惠文王 武王 昭王 孝文王 庄襄王 秦始皇 二世皇帝

齐:齐威王田因齐 齐宣王田辟强 齐愍王田地 齐襄王田法章 齐废王田建楚:楚宣王 楚威王 楚怀王 楚襄王 楚烈王 楚幽王 楚哀王 楚王 魏:魏文侯 魏武侯 魏惠王 魏襄王 魏哀王 魏昭王 魏安厘王 魏景闵王 魏王假赵:赵烈侯 赵敬侯 赵成侯 赵肃侯 赵武灵王 赵孝成王 赵悼襄王 赵王迁 代王嘉韩:(资料不全)燕:燕文公 燕易王 燕王哙 燕昭王 燕惠王 燕武成王 燕孝王 燕王喜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问别人的名字


1、子是尊称,孔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尊称为孔子,同样的还有老子庄子孟子等等。


2、子夏之类的人名是名字里带子字的,他姓卜,名商,字子夏。
3、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名的称呼方法如下:A、直接姓+名的:孔丘、嬴政、姜小白(齐桓公)、姬光(吴王阖闾)、嬴荡(秦武王)B、姓+字:孔仲尼、卜子夏、庄子休(庄子)C、字+名:叔梁纥(孔子的爸爸)、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D、封地+谥号:柳下惠(原名展禽,封地在柳下这个地方,谥号为惠)E、周天子的儿子:王子+名,如王子带,王子颓F、周天子的孙子:王孙+名,如王孙满(就是楚庄王问鼎中原,被王孙满驳回的)G、诸侯的儿子:公子+名,如:公子光(吴王阖闾)、公子小白(齐桓公)、公子重耳(晋文公)H、诸侯的孙子:公孙+名,如公孙无知,公孙臼,公孙侨(著名的郑国国相子产)I、国君有谥号的也称他的谥号,如楚国的若敖、霄敖等等J、周天子丧失威信,一般贵族僭越,自称为公,如随伍子胥逃跑的太子建(姓芈,名建)的儿子芈胜,自称白公,所以人们称之为白公胜,后代以白为姓,如著名的“人屠”白起。
3、姓氏之别。一个族群聚居有一个族号,就是姓,这个族群被分出去了,就有了氏。比如陈国的国君原本是妫姓,被封于陈,所以是妫姓陈氏。赵国是秦国分离出来的,赢姓到赵国有了两个氏,李氏和赵氏,比如赵国的赵襄子,赢姓,赵氏,名赵无恤。姓氏到战国末期合二为一。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名人_战国人名大全_求春秋战国所有著名人物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