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的支流 “淝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谁的支流?
“淝水”是淮河的支流。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分为二支: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淝水也是指它。淝水也为合肥的护城河提供了源头。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扩展资料:淮河的流域概况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大复峰,太白顶),潜流地中,见于阳口”。淮河的源头是由桐柏山58条支流汇成。江河之源的认定,一般遵循“位高为源,位远为源”的原则。淮井定为淮河正源具备三个原因:一是它在淮河58条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东海最远;二是秦始皇时便在这里建立了淮祠,是历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载:清乾隆皇帝两次遣官到这里探源,时布政使江兰、河南巡抚毕源都是在这里探得淮水真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淝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河
秦晋淝水之战是指淮河支流的淝水是指西淝河吗
不是,淝水之战的淝水指的是东淝河。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分为二支:其一,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其二,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淝水之战中的淝水也是指它。

淝水之战简介_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的支流_“淝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扩展资料
典故——草木皆兵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不仅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苻坚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他登上城楼,观察驻扎在淝水对岸的晋军。这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天阴沉沉的,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苻坚从城楼上望过去,看到晋军的营帐前整齐地站着一列列士兵,气势非常威武。再朝旁边的八公山上望去,山上也站满了晋军的士兵。
这时,苻坚觉得自己太轻敌了,连忙下令撤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军,只不过是苻坚心虚,将山上的草木当成晋国的士兵罢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淝水之战旧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讲的是什么?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东晋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军进攻的著名的战略决战。太元七年十月,前秦王符坚在长安(今西安西北)与群臣商议进攻东晋的事宜,他认为前秦可以动员97万大军,并准备亲自出讨,以统一天下。时朝臣多反对,唯秘书监朱肜、冠军将军慕容垂等力主攻晋。苻坚自恃国强兵众,夸口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坚持攻晋。
八年(383年)五月,东晋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桓冲率军10万攻襄阳(今属湖北),另派兵击沔(今汉水及其北源陕西留坝西沮水)北诸城及武当(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又遣将攻蜀,拔五城(今四川中江),进攻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六月,桓冲别将攻拔万岁、筑阳(今湖北谷城北)。苻坚获悉,倍加震怒,除分别派兵援救外,即于七月下诏大举攻晋,征发各州郡公、私马匹,平民十丁抽一。高门富豪子弟、精通武艺的都授以羽林郎,共得3万多人,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建威将军、少年都统。对晋孝武帝司马昌明、谢安和桓冲等人亦先任以官职。八月,苻坚派阳平公苻融统率骠骑将军张蚝、抚军将军苻方、卫军将军梁成、平南将军慕容暐及慕容垂等步骑25万人为前锋,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都督、梁二州诸军事。不久,苻坚自长安南下伐晋,统领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队伍首尾千余里,浩浩荡荡。九月,苻坚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后续凉州兵始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路蜀汉方向的兵力顺江而下,东路幽、冀方向的兵力到达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西绵延万里,水陆并进,仅运粮船计有万艘。苻融统率的先遣部队到达颍口(今安徽颍河入淮河口)。
在前秦大军压境之下。晋廷调兵遣将迎击,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率众8万抵御秦军。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名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主持东晋朝政的谢安临危不乱,处置有序。十月,苻融等攻破寿阳,俘晋平虏将军徐元喜、安丰太守王先等。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命卫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涧入淮水处设木栅切断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军无法东撤。谢石、谢玄的主力部队自东向西推进,因害怕梁成,到达距离洛涧25里处便停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将尽,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信使被秦军截获,并送至苻融处。苻融即报告苻坚,说晋兵人少,粮食不继,宜乘机发动攻击。苻坚得此消息,即将大军留于项城,自领轻骑8000赶往寿阳,倍道就苻融。苻坚等至寿阳,即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仍心向东晋,便借机对谢石说,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到达,应赶快攻击其前锋。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鹰扬将军刘牢之率北府军精兵5000人击秦军梁成部。晋军奋勇渡河,于阵击斩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断秦军退路。秦军腹背受敌,溃逃,争赴淮水,溺死1.5万人。晋军擒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振奋,乘胜水陆继进,径逼淝水。苻坚、苻融登上寿阳城,见对岸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今寿县城北四里)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面有惧色。前秦军于寿阳城东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至淝水东岸,两军隔水相望。谢玄派人通告苻融,要求秦军稍稍后退,让晋军渡过淝水,然后两军一决胜负。秦军将领以为自己人多,应扼守淝水,阻其上岸。苻坚主张待晋军半渡时,以铁骑突袭取胜。苻融亦以为然。不料,秦军一退不可收拾。朱序乘机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军以为真败,争相逃命。谢玄、谢琰、桓伊等率精兵8000涉渡淝水猛攻。苻融上马冲入军阵,欲阻止秦军盲目退却,马倒被晋军所杀。
前秦指挥无主,更加溃不成军。谢玄等乘胜追击,直至青冈(今寿阳西30里)。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追至,因而草行露宿,不敢停息,加之饥寒交加,死者十之七八。苻坚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朱序、徐元喜及原前凉主张天锡等一起投奔晋营。晋军收复寿阳,俘秦淮南太守郭褒。苻坚沿途收集离散士卒,及至洛阳,仅剩10余万人。点评:此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线太长,分散兵力,缺乏协同,对朱序等人的活动没有察觉;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临危不乱,上下一心,一致抵抗,主将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早在公元373年,前秦丞相王猛临终时,曾语重心长地劝诫苻坚要防备鲜卑、羌人,不要进攻东晋。因为东晋深得汉族人心,上下相安,局势稳定,而国内的鲜卑、羌族上层分子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心怀叵测。但是苻坚没有把王猛的话放在心上。当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后,他的骄傲轻敌之心陡长,统一天下之志愈盛。公元382年10月,苻坚召集大臣会议,讨论大举进攻东晋之事。苻坚虽然扬言他的军队把马鞭投到长江,就可以把江水断流,但发现群臣意见不统一,只好暂且罢朝。
退朝后,苻坚留下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继续商议。苻融也不赞成出兵。苻坚发怒:“你都这样,我还能跟谁商量?
我有强兵百万,粮食武器堆积如山,而今乘我屡胜之威,攻击垂亡之国,岂有不克之理!”苻融哭泣着说:“不可伐晋,理由很充足。我不但忧虑伐晋劳而无功,更忧虑发生内乱。您对那些少数民族,优宠有如,让他们布满京畿,如果倾国南下,一旦京畿风云变幻,就会追悔莫及的。我的见识短浅,意见不值得您采纳,但王猛是一代奇士,他的临终之言不能不重视。”苻坚没有听从弟弟的劝告。
公元383年5月,东晋桓冲发兵10万进攻襄阳和蜀地。苻坚派儿子?
睿又等领兵抵御。桓冲害怕秦兵,便退回上明(今湖北松滋西北)。这年7月,苻坚颁下大举进攻东晋的诏令。诏令规定民户十丁抽一,富家子弟年岁20岁以下身强力壮者授予羽林郎,征用州郡公私马匹。8月,苻坚以苻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25万为前锋,以姚苌督梁、益诸军事。苻坚随后从长安出发,当他到达项城(今河南项城),凉州兵才抵咸阳,蜀汉兵才从长江顺流东下,幽冀兵进至彭城,只有苻融等所领的30万军队进至颍口(今河南颖上),全军有步兵60万、骑兵27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东西万里,水陆并进。
大敌当前,东晋任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领北府兵为前锋都督,与谢琰、桓伊等共同率领8万之众抵抗秦军,又另派将领胡彬领5000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这时,建康人心惶惶。谢玄也不放心,出兵前又向射安问计。谢安却苦无其事的样子,悠然出游山墅,与谢玄下起棋来。大家这才宽心。383年10月,苻融指挥秦军攻下寿阳,擒获晋将徐元喜等人。晋将胡彬听说寿阳陷落,退据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
一面进攻硖石,一面派将军梁成率领5万军队屯守洛涧(今安徽唯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截断胡彬退路,也遏制东面的援军。谢石、谢玄率领的大军,果然害怕秦军,在距离洛涧25里处停了下来。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已经吃光,派人送信向谢石告急求援。送信的人被秦军捉住,押送苻融。苻融见信上写道:“今秦兵气盛,我部粮尽,恐怕再也见不到大军了。”不禁大喜。于是,派使者骑马飞奔,报告苻坚,让他迅速进攻。苻坚闻报,便把大军留在项城,只带领轻骑八千,急忙赶赴寿阳。
苻坚到达寿阳,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派东晋降将朱序到谢石军中劝降。朱序却悄悄地为晋军献策:“如果百万秦军都开到前线,势难抵挡。而他们现在全部军队尚未集结,应该快速出击。只要打败其前锋,挫折其锐气,就可以击溃秦军。”谢石因为听说?
坚在寿阳,甚为害怕,本来已经决定不主动出击,这时接受了朱序的建议。11月,谢玄命部将刘牢之率北府精兵5000人急行军到洛涧。秦将梁成正严阵以待。刘牢之乘夜指挥军队抢渡洛水,袭击梁成军营,临阵斩梁成等10员将领,又分兵截断退路的渡口。秦兵步骑一时崩溃,落水而死的就有15000人。刘牢之继而纵兵追击,俘虏秦将王显等人,缴获了秦军丢弃的军资器仗。
1.

淝水之战简介_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的支流_“淝
洛涧大捷后,晋军水陆并进,声势大振。苻坚在寿阳城上目睹晋军布阵严整,又远眺八公山(在寿县城北四里)上影影绰绰的草木,颇似人形,以为都是晋兵,不觉骇然,面现惧色,回头对苻融说:“这也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弱呢!”秦晋两军夹淝水布阵。晋军想速战速决,谢玄便派人向?融提议说:“将军领兵远道而来,却在岸边列阵,这是作持久战之计,并非作速战打算。如果将军能够稍稍往后移动阵地,使我军渡过淝水,以决胜负,不更好吗?
”秦军诸将认为,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住不让晋军过河,才是万全之策。苻坚却说:“只要引兵稍退,乘晋兵才到河中间,我则以铁骑突然出击,没有不获胜的道理。”苻融也认这个理,于是指挥军队退却。没料到,秦兵一退就制止不住了,被迫当兵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乘机逃跑。这时,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不明真相的兵众更加狂奔起来。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晋军渡河猛攻。苻融飞骑驰入溃退的队伍中,想阻止秦兵溃退,结果坐骑让乱兵冲倒,摔下马来,被赶到的晋兵杀死。晋军一鼓作气,追击秦军至寿阳30里外的青冈。秦兵逃命中互相踩踏,尸体留下一大片。那些逃跑中的士兵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将至,日夜不敢休息,风餐露宿,加上又饿又冷,一大半死了好多。
苻坚在逃跑中身中流箭,挣扎着回到淮北,见到他的所幸张夫人,潸然泪下,说:“我今日还有何面目治天下啊!”苻坚有志于统一全国,但时机尚未成熟。前秦国内民族矛盾仍然比较尖锐,统治秩序远未稳定,近百万的军队其实是一群乌合之众。淝水之战败后,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等人纷纷摆脱他的控制。公元385年,姚苌将他缢死于新平佛寺中。貌似强大的前秦王朝顷刻瓦解。晋军以少胜多,8万人战胜百万人,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什么是淝水之战?
前秦消灭前燕以后,把矛头指向东晋,南北关系日趋紧张。前秦建元八年(即东晋咸安二年,372年)冬,苻坚派遣将领率军攻占东晋梁、益二州。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又先后消攻灭前凉与代国,统一了北方。建元十四年(378年),前秦分兵两路,同时开辟了东西两个战场,从而揭开了秦晋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在西部战场,苻坚之的儿子苻丕负责指挥各项军事行动,率领步、骑兵七万人进攻襄阳。与此同时征虏将军石越、京兆尹慕容垂、领军将军苟池等共同率领步骑兵十万从三个方向回苻丕会合。秦兵进抵汉水北岸,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认为秦兵没有舟楫,难以过江,便不加防备。当听说石越已率领五千骑兵浮渡汉水时,他才惶忙地命令放弃外城,退守中城。秦军十倍于晋军,但由于苻丕不进行强攻,也由于襄阳军民顽强抵抗,直到次年二月,秦军才攻克襄阳,俘虏了朱序。在东部战场,前秦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等率领步骑兵七万进攻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盱眙,扬武将军彭超瘁军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并负责指挥东部各项军事行动。襄阳陷落后,东晋兖州刺史谢玄出兵救援彭城,但只是救出彭城的兵众,彭城、淮阴、盱眙随即相继失守。建元十五年(379年)五月,秦兵六万包围三阿(今江苏宝应县),三阿距离广陵不过百里,建康受到危胁。东晋执政谢安命令谢石带领水军驻防涂中(今安徽滁县、全椒一带),又派谢玄援救三阿。谢玄战胜俱难、彭超,收复了盱眙、淮阴,秦军退守彭城。此后,西部战场两军又起战事。建元十七年(381年)十一月,秦荆州刺史都贵派兵20000进攻竟陵(今湖北潜江),结果被晋荆州刺史桓冲部下打败,死了7000,被俘万人。次年九月,桓冲派兵攻打襄阳,焚烧践踏了沔水以北的屯田稻谷,掠取六百多民户而去。淝水之战早在建元九年(373年),王猛临终时,曾语重心长地劝诫苻坚要防备鲜卑人、羌人,不要进攻东晋,因为东晋政权得汉族人心,上下相安,局势稳定,而前秦国内的鲜卑、羌族上层分子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心怀叵测。但是苻坚未把王猛的话放在心上,当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后,骄傲轻敌之心陡长,统一天下之志更加强烈。太元七年(382年)十月,苻坚召集大臣举行开会,讨论大举进攻东晋之事。苻坚踌躇满志地说:“我承继大业将近30年,四方大体平定,惟有东南一隅不投降,我准备率领97万大军亲征,你们以为如何?”秘书监朱肜立即随声附和说:“陛下应天顺时,恭敬地执行天的惩罚,率领百万之众,必然有征而无战,马到成功!”但是左仆射权翼却反对说:“如今晋朝王室君臣和睦,上下同心,执政谢安、桓冲皆是杰出人才,所以不要轻举妄动。”太子右帅石越也说:“东晋既有长江之险,又无君昏臣叛之象,暂时还不适宜出兵。”苻坚虽然扬言“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但见群臣意见不一,只好暂不论。退朝后,苻坚留其弟阳平公苻融继续商议。苻融也劝谏苻坚,苻坚发怒说:“你也如此,我还能和谁商量?我有强兵百万,粮食、器仗如山,虽不敢自称为明君,但也决非是庸主,而今乘屡胜之威,攻击垂亡之国,岂有不克之理!”苻融哭泣说:“晋不可伐,理由很充足。臣不但忧虑伐晋劳而无功,更忧虑国内发生变故。陛下宠待觧卑、羌、羯、使布满京畿,如果倾国南下,一旦京畿风云变幻,将追悔莫及。臣见识肤浅,诚然不足采纳,但王猛是一时奇士,他临终之言不能不重视。”苻坚仍然不从。后来,朝臣进谏的人很多,苻坚的太子苻宏、宠章的张夫人、幼子苻诜和苻坚尊重的僧人释道安都来劝阻,但苻坚主意已定,谁的话也听不进。这时,京兆尹慕容垂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对苻坚说:“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是势所必然。陛下圣武,有强兵百万,猛将满朝,而江南蕞尔之虏,岂可留给子孙。陛下圣心独断,何必广询朝臣以乱圣虑!”苻坚十分高兴地说:“能与联共定天下的只有你一人而已!”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桓冲发兵十万进攻襄阳和蜀,符坚派其子苻等率兵抵御,桓冲畏惧秦兵,便退回上明(今湖北松兹西北)。这年七月,苻坚下达大举进攻东晋的诏令,规定民户十丁抽一,富家子弟年20以下身强力壮者均授予羽林郎,同时征用州郡公私马匹。诏令中又说:“其以司马昌明(即东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射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修曼府第”。这就是说,秦军尚未出发,蔡坚就认为必胜,准备俘虏东晋君臣,预先为他们修建府第。八月,苻坚以苻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25万为前锋,以姚苌督梁、益诸军事,苻坚随后从长安出发。当他到达项城(今河南项城)时,凉州兵才抵达咸阳,蜀、汉兵才从长江顺流东下。幽、冀兵进至彭城,只有苻融等所领的30万军队进至颍口(今河南颍上),前秦全军有步兵60万、骑兵27万,前后相望,绵延千里,东西万里,水陆并进。大敌当前,东晋急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率领北府兵为前锋都督,与谢琰、桓伊等共率领八万之众抵抗秦军。又另派将领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这时,建康城中人心惶惶。谢玄也不放心,出兵前又问计于谢安,见状谢安却显示出若无其事,悠然出游山中的别墅,与谢玄下起围棋,大家见状,才宽下心来。十月,苻融指挥秦军攻下寿阳,擒获晋将徐元喜等人。晋将胡彬听说寿阳陷落,于是退据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一面进攻硖石,一面派将军梁成率领五万军队屯守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截断胡彬的退路,也遏制在东面的援军。谢石、谢玄率领的大军果然忌惮秦军,在距离洛涧25里处停了下来。胡彬困守峡石,粮食已经吃光,派人送信向谢石告急求援,送信人被秦军捉住,押送苻融。苻融见信上写道:“今贼(指秦兵)盛粮尽,恐怕不能再见到大军”,不禁大喜,派使者驰报苻坚说:“贼军(指晋军)弱,容易擒获,但恐以后逃逸而去,应该迅速进攻。”苻坚闻报,便把大军留在项城,只带领轻骑八千,急忙赶赴寿阳。苻坚到达寿阳,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派东晋降将朱序到谢石军中劝降。朱序却为晋军献策说:“如果百万秦军都开到前线,势难为敌,而现在全部军队尚未集结,应该快速出击,只要打败其前锋,挫折其锐气,就可以击溃秦兵。”谢石开始因为听说苻坚在寿阳,非常害怕,本来已经决定不主动出击,这时接受了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命部将刘牢之率北府精兵五千人急行军到洛涧,秦将梁成严阵以待。刘牢之乘夜挥军抢渡洛水夜,袭梁成军营,临阵斩梁成等十员将领,又分兵截断退路的渡口,秦兵步骑一时崩溃,落水而死者一万五千多人。刘牢之继而纵兵追击,俘虏秦将王显等人,缴获了大量秦军丢弃的军资器仗。洛涧之捷后,晋军水陆并进,声势大振。苻坚在寿阳城上亲见晋军部阵严整,又远眺八公山(在寿县城北四里)上影影绰绰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不觉面现惧色,回头对苻融说:“这也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是弱旅呢!”秦、晋两军夹淝水布阵。晋军意在速战,谢玄派遣使者向苻融提议说:“将军领兵远道而来,却在岸边列阵,这是作持久战之计,并非作速战打算。如若将军能够稍稍往后移动阵地,使我军渡淝水,以决胜负,不更好吗?”秦军诸将认为,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不使其过河,是万全之策。苻坚却说:“只要引兵稍退,乘晋兵才到河中间,我则以铁骑突然出击,没有不获胜的道理。”苻融也以为正确,便指挥军队退却。秦军一退而不能复止,被迫当兵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乘机逃跑。这时,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不明真相的兵众大乱,更加狂奔起来。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晋军渡河猛攻,苻融飞骑驰入溃退的队伍中,想阻止秦兵溃退,结果坐骑被乱兵冲倒,摔下马来,被追赶的晋兵杀死。晋军一鼓作气,追击秦军至寿阳三十里外的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逃跑的人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兵追来了,昼夜不敢休息,草行露宿,加以饥冻,死去的人有十七八是苻坚在逃路中身中流箭,挣扎着回到淮北,见到所宠幸的张夫人,潸然泪下说:“我今日还有何面目治天下呵!”苻坚有志于统一全国,但时机尚未成熟,前秦国内民族矛盾仍然比较尖锐,统治秩序尚未稳定,近百万的军队其实是一群乌合之众。淝水之战败后,鲜卑贵族慕容垂、慕容和羌族贵族姚苌等纷纷摆脱苻坚的控制,貌似强大的前秦王朝顷刻陷于瓦解。淝水之战谁战谁
东晋vs前秦
淝水之战简介:东晋淝水之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的统帅是谁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名 称淝水之战地 点
淝水之战简介_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的支流_“淝
东晋豫州淮南郡淝水附近时 间公元383年11月参战方东晋,前秦结 果晋朝大获全胜参战方兵力东晋北府兵8万人 前秦嫡系兵30万,其他兵力50万伤亡情况东晋五千人 前秦嫡系部队全灭,其他兵力叛亡主要指挥官东晋:谢安 前秦:苻坚影响(前秦)国家一蹶不振,苻坚被叛将所杀影响(东晋)收复了一些失地,40余年的和平将领(前秦)苻坚、苻融将领(东晋)谢玄、谢石、谢琰、桓冲、桓伊转折关键人物朱序
淝水之战简介_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的支流_“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