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汉元帝下一位皇帝是谁,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
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
汉武帝后面的皇帝为汉昭帝刘弗陵。帝王世系顺序如下:刘彻(前157-前141-前87)——孝昭皇帝刘弗(前95年-前87-前74)——海昏侯刘贺(前92-前74(7-8)-前59)——孝宣皇帝刘询(前91-前74-前48)——孝元皇帝刘奭(前75-前48-前33)——孝成皇帝刘骜(前52-前33-前7)——共皇帝刘康(前?-前23年) ——孝哀皇帝刘欣(前25-前7-前1)
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
扩展资料:刘弗陵简介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参考资料来源:

汉元帝下一位皇帝是谁_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_
百度百科-汉武帝百度百科-汉朝百度百科-刘弗陵刘询下一个皇帝是谁
刘询下一个皇帝是汉元帝 刘奭。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在位16年,病死,终年42岁,谥号为孝元皇帝,庙号高宗。汉元帝之后的皇帝分别是谁
汉文帝之后的汉代皇帝:
孝成皇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孝哀皇帝刘欣(公元前27年-公元前1年)孝平皇帝刘衎 (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3日)孺子刘婴(5年-25年)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8年在位)
汉元帝下一位皇帝是谁_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_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公元76年在位)汉章帝刘炟(公元76—89年在位)汉和帝刘肇(公元89—106年在位)汉殇帝刘隆(公元106年) 汉安帝刘祜(公元107—125年在位)汉婴帝刘懿(公元126年 )汉顺帝刘保(公元126—145年在位)汉冲帝刘炳(公元145年) 汉质帝刘缵(公元146年) 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8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公元168—190年在位)汉少帝刘辩(公元190年) 汉献帝刘协(公元190—220年在位)刘奭的下一个皇帝是谁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终年四十二岁。葬于渭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12里处)。死后庙号高宗,谥号孝元皇帝。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
汉元帝是一名怎样的皇帝?
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汉元帝下一位皇帝是谁_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_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为什么汉朝在汉元帝的统治下走向衰败,汉元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的治国政策和前几位皇帝有什么不一样?
汉朝在刘奭手中衰落,但不代表刘奭在位时就没有任何功绩。刘奭在位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为了西域的和平,他的主要举措包括两个:一个是西域太守陈汤平灭郅支的扩张势力,二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
汉元帝执政期间,是个怎样的帝王,为何一直下罪己诏?
汉元帝刘奭一生之中下过10道罪己诏,可以说他是大汉朝最喜欢自我批评的君王。当然不会有哪个君王愿意频繁下罪己诏来告诉臣民自己的无能,只是因为汉武帝开了大汉朝下罪己诏的先例后,收效还不错而且当时汉元帝统治时期天灾人祸太多,为了维护统治汉元帝才会一直给自己下罪己诏。说起这个汉元帝也是非常传奇的,他原本是汉宣帝的嫡长子,他很小的时候便被立为了太子。当时汉宣帝立他为太子,不是因为他非常优秀也不是因为他嫡长子的身份,主要是因为汉宣帝对他的生母许皇后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许皇后是汉宣帝在民间的发妻,后来汉宣帝虽然登基为帝后封许平君为皇后,但是许皇后还是被霍光的妻子毒死,所以汉宣帝愧对这个患难与共的发妻,便将全部的情感都投到太子刘奭的身上,更是为了刘奭可以顺利长大并且继承帝位,汉宣帝立了毫无恩宠并且没有子嗣的王氏为继后,可见汉宣帝有多么疼爱这个刘奭。可是刘奭长大之后,他与汉宣帝治国理念不同。他是个地道的儒生,他觉得汉宣帝以法治国惩治群臣太过残忍,所以他主张以儒治国。简单点说,就是跟大臣和子民讲道理。汉宣帝气得不得了,曾经断言“乱我家者,太子也”。不过生气归生气,汉宣帝还是铁了心让刘奭继位,于是这位讲道理的儒生帝王便成为了大汉的君王。
可以想象只会在朝堂之上讲道理的刘奭能把大汉朝治理成什么样。刘奭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他即位后这么多天灾人祸,他除了开仓赈灾便是减免赋税,按理说应该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刘奭的做法不过是填饱了地方贪官的胃口而已,所以后来天灾人祸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刘奭想到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非常有用,不仅安定民心还体现了君王的仁德,所以他便开始学习汉武帝一直给自己下罪己诏。

汉元帝下一位皇帝是谁_汉武帝之后下面几任皇帝是谁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