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爱好

晋国怎么灭亡的

Olive 坐标: 70191 目录:/jin/

精选的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之后是什么朝代

晋朝之后的一个阶段叫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扩展资料

公元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汉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参考资料南北朝_百度百科

晋国之后是什么国家?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晋国最后怎么灭亡的?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这时晋国完全衰弱,畏惧权臣,反向韩、赵、魏三家行朝拜礼。韩、赵、魏于是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把绛城和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公元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与晋侯并列。到公元前376年,韩、赵、魏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晋国彻底灭亡。此即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扩展资料:从古至今,亡国之君的命运总是十分坎坷的,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也是这般。晋静公即位之初,赵魏韩三家已成诸侯,不再为晋国之臣,即位的第二年,就被赵魏韩三家罢黜,国君领地被三国瓜分,晋国走向灭亡。因为赵魏韩三家分晋过程之中,矛盾重重,于是之后便战乱不断,身为亡国之君的晋静公饱受其害。晋国灭亡之后,晋静公被安置在了魏国的屯留,赵成侯十六年,韩国攻取魏国屯留,迁晋静公到端氏,赵肃侯元年,赵国攻取韩国端氏,又把晋静公送回了屯留。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怎么灭亡的
至于这位亡国之君的最后去向,《史记》中曾有过一段模糊的记载——“昭侯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这里的昭侯应当就是韩昭侯,而这里的悼公绝非是韩昭侯,也不是早已死去的晋悼公,只有可能是居无定所的晋静公。也就是说,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极有可能是死在了自己的妃子手里,而这位妃子,也是三晋安插在已然失势的晋静公身旁的一颗钉子,晋静公终究还是死在了三晋的手中!

晋国灭亡以后是什么国

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是春秋与战国之交的标志性事件。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扩展资料:三家分晋,是个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过程,并不是三家击败知氏之后,立即就对其进行了瓜分。

公元前448年,荀瑶的弟弟荀宽,兵败后放弃晋国的领土,率其族人投奔秦国,三家分晋拉开帷幕。三家瓜分知氏领土,以及互相交换土地,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赵氏家族的领土面积本是三家中最小的,魏氏因此占据了晋国核心河东地区,收获颇丰。最后,韩人也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占据南太行山,将领土连成一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晋

晋国灭亡以后是什么国

晋国,是对春秋时代晋的称呼。是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把唐地封给虞,虞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国、韩国、魏国,从名义上承认了赵、魏、韩的诸侯地位,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49年,赵国夺取晋国的端氏,将晋君迁往韩国的屯留,《竹书纪年》言此年韩玘杀君悼公,此君主即晋静公,晋国最终灭亡。史称三家分晋,即晋国灭亡后是战国时期的韩赵魏。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朝,分西晋与东晋。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史称西晋,316年,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取代晋,建号大宋,即南朝开始(南北朝时期)。

为什么晋国先后灭了虢国和虞国

晋国灭虢国,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仇恨,虢国曾经两次听周天子的命令伐晋,后来有因为晋公子事件讨伐晋国,虢国在这些正义的战争中,出师有名,但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晋国先后两次讨伐虢国,成功灭掉虢国,回来顺道灭掉虞国,成了躺枪的对象。其实以晋国的实力完全可以同时灭掉两个国家,只是用了计谋,减少了损失。

晋国为什么一分为三,春秋晋国最后1个皇帝,晋国六卿

赵、魏、韩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就是晋国的新兴势力代表是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家,称“六卿”,又称“六将军”。春秋中叶,晋国的大权逐渐成为一些新崛起的异姓贵族所掌握,而旧贵族势力日弱,仅有栾氏、羊舍氏和祁氏几家。公元前572年,晋厉公被栾氏所杀,拥立晋悼公。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晋国以范氏为首的新兴势力联合起来,打败栾氏,又镇压了祁氏、羊舌氏的叛乱,一部分旧贵族成为奴隶和平民。从此,“六卿”登上政治舞台。晋国六卿进行了封建性的政治改革,各自废除井田制,实行了封建的田亩制和地税制。此后,“六卿”内部展开了激烈斗争,范氏和中行氏联合和齐国、郑国,攻伐赵氏。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赵鞅在阳虎的建议下,发布奖励军功、鼓励工农商参战、解放奴隶的法令,由此,得到了民心,提高了士气。又有蒯聩来救援,晋国大败齐军、郑军,俘虏了郑国统帅温大夫赵罗,缴获齐国粮食千车,取得了巨大胜利。通过这种方式,发展了封建关系,争取了支持者,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智、赵、韩、魏四家共同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地盘,而智氏势力最强,智伯掌握了晋国的国政,智伯一心想振兴晋国,就让另外三家各献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给公家,智伯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韩康子和魏桓子都不敢违抗,只有赵襄子不答应,智伯回报晋出公,晋出公命令智伯和韩康子和魏桓子攻打赵襄子,在晋阳城把赵襄子包围。赵襄子派大臣张孟谈去找韩康子和魏桓子行使离间计。韩、魏两家本来就对智伯有戒心,怕他灭了赵家之后,贪得无厌,自己将来也难免落得和赵家一样的下场。于是,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对付智伯。他们杀死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地盘。这是发生在公元前453年的事。公元前452年,晋出公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韩、赵、魏三家,韩、赵、魏三家联手攻打晋出公,晋出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晋出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为晋哀公。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这样,晋国就剩下韩、赵、魏三家,各自独立。这件事史称“三家分晋”,韩、赵、魏被称为“三晋”。晋哀公虽然还保留着国君的名位,但是只能靠三晋留给他的两座小城维持生活,没什么权力,处处看三晋的脸色行事,如同一个摆设。从此,奴隶制的晋国转化为封建制的韩、赵、魏三国。

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晋国

1、蜀国后主刘禅生性孱懦,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托孤之时,就曾对孔明说过:“能辅则辅之....,你可自立为西川之主”,孔明感激涕零。刘备也曾对阿斗说过:“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虽有天下第一谋士孔明的辅助,最后孔明六出祁山,有2次是因刘禅误听谗言,中途召回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就是写的这位汉丞相,当然孔明也是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蜀国鼎盛时期,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打西川时凤雏先亡,然后是关羽忘记了孔明“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所斩。


1、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怎么灭亡的
然后是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劝告,起倾国之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病死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孔明为实现刘备的霸业,六出祁山;孔明病死五丈原后,姜维九伐中原,因为种种原因,都未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刘禅宠信宦官黄浩的谗言。最终蜀国被魏国钟会、邓艾所灭,刘禅被擒,晋帝司马炎封其为“安乐公”

2、而吴国呢?江南自古多出俊杰,当初创业的江东猛虎孙坚、小霸王孙策、18岁领江东主的孙仲谋、周公瑾、鲁子敬、陆逊、陆逊之子陆抗,这些能吞吐天地的人物早都已经做古了,后主孙浩比蜀国刘禅强不了多少,残暴不纳忠言,宠信宦官,这样的国家能好吗?当晋帝司马炎派杜预兵法东吴时,这位后主竟采纳宦官的意见,在天险长江放置铁索阻拦。

这位后主也被杜预所擒,司马炎和对待蜀国刘禅一样,给个闲职,养老去罢。3、最后说晋国。司马懿可是三国第一忍者,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时,就曾对左右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辅助曹操三代:曹操、曹丕、曹睿。但是司马懿不是池中之物,胸藏锦绣,不露声色。最后在府中称病10年,诈病赚曹爽,正当曹氏宗亲得意忘形,放松警惕外出围猎的时候,发动政变一举灭了他们。

其实一直到曹睿在位,不是对司马懿没有防范,奈何曹氏宗亲多是饭桶(比如曹真、驸马夏侯楙),不得不用司马氏父子对付诸葛亮。曹睿临死之时,如果不是司马懿掩饰的好,早就杀了他了,一念之仁,让司马懿回家养老。就是这一念之差,给了司马懿喘息的机会。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随他父亲征战一生,父子三代努力,瞒天过海,也真是不容易。同时,也因为司马懿在军队中威望甚高,可以说仅次于魏武帝曹操,还有号召力,否则也无法兴风作浪。

一旦一朝权在手,亲眼目睹了汉室兴衰、曹操如何篡权的司马懿,反过来能给曹氏宗亲喘息机会吗?对曹爽等人就是斩草除根,夏侯霸如果不是跑到蜀国姜维那边,也被司马懿骗回杀了。司马懿也是效仿曹操对汉献帝一样,当皇帝曹髦是傀儡,但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个傀儡皇帝,最后也被司马师指使一个武将成倅所杀,这可是弑君之罪,然后再将这个爪牙杀了以谢天下,怎么样,够狠吧?

最后还得说,家族后继有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也是明主,与吴国孙浩对垒,当时晋国派的是羊祜,此人也是兵法谋略精通的大将,吴主孙浩派的就是陆逊之子陆抗。正当前线两位将军斗智斗勇的时候,孙浩又听信谗言,开始怀疑陆抗,将其从前线调回;作为鲜明对比,司马炎对左右说过:羊祜将军必有奇谋,不必担心。谁高谁低,想想还需要比吗?

~~~~~~~~~~~~~~~~~~~~~~~~~~~~~~~~~~~~~~~~~~~最后一句话,要想成就霸业、守住家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后继有人才行;有人才,也需要懂得用人识人的明君。


2、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怎么灭亡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