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鼠疫杆菌:鼠疫病原是属于什么杆菌,什么是鼠疫杆菌?
什么是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鼠疫杆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者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之一。曾在欧洲引起大规模疾病死亡,在二战中也有使用记录。
扩展资料: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
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
4、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杆菌
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鼠-蚤-人传播和人-人传播。
1、鼠-蚤-人传播

鼠疫杆菌_鼠疫病原是属于什么杆菌_什么是鼠疫杆菌_
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人-人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一、鼠疫临床表现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二、鼠疫预防治疗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扩展资料

鼠疫杆菌_鼠疫病原是属于什么杆菌_什么是鼠疫杆菌_
被老鼠咬的紧急处置1、酒精冲洗伤口被咬伤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消毒处理,一般不处理伤口的情况下,发病率仅2--4%,消毒以后就更低了,所以在被咬伤以在病毒感染你之前用酒精消灭它。
2、去医院注射疫苗一般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发病之前注射疫苗就是有用的。
3、一周以内随时观察体温一旦发烧就应该怀疑自己可能是被感染了,那样就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接诊的2名鼠疫患者得到妥善救治 防控措施已落实
鼠疫杆菌防治原则是什么?
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
导致鼠疫反复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为多形性,革兰阴性兼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需培养72小时以上。典型的鼠疫杆菌呈短而粗、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菌体长约
1.0~
2.0μm,宽
0.5~
0.7μm,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或动力。从病人或死于鼠疫的人或动物取材的新鲜标本可见典型的鼠疫杆菌,呈散在或小堆,偶见链状排列。在脏器压印标本中,可以看到吞噬细胞内、外均有鼠疫耶尔森菌,此点对鉴别杂菌污染有很大价值,因动物死亡后,污染杂菌不会被吞噬细胞所吞噬。鼠疫杆菌为兼性需氧菌,可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在痰、脓、血液及干燥蚤粪中能存活数月至1年以上。日光照射4~5h,加热55℃ 16min或100℃ 1min,或
0.1%升汞、5%甲酚皂溶液及苯酚、10%石灰乳剂等20min均可使病菌死亡。鼠疫杆菌能产生多种抗原、酶、毒素等致病因子,已经发现和确定的毒力因子有:①F1(荚膜)抗原,为一种糖蛋白,有高度特异性,已广泛用于血清学诊断,亦可产生保护性抗体;②V和W抗原,由质粒介导,仅存于毒型菌株。F
1、V和W菌体抗原均能拒吞噬并增强细菌的毒力;③T抗原中的外毒素为一种不耐热、可溶性类外毒素蛋白,仅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的毒性。内毒素位于细胞壁,属于类脂多糖蛋白复合物,为一种耐热不溶性脂糖蛋白复合物,有很强的热源性,为鼠疫致病、致死的毒性物质。
鼠疫是什么类型的病毒拜托各位大神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鼠疫耶氏菌(又称鼠疫杆菌)引起的。。
鼠疫杆菌会引发哪些病症?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

鼠疫杆菌_鼠疫病原是属于什么杆菌_什么是鼠疫杆菌_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中国流行十分猖獗。中国人间鼠疫已基本消灭,但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霸权主义者把鼠疫杆菌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故防治鼠疫对中国军国防和建设事业仍有非常重要意义。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称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鼠疫杆菌的特性是什么?
鼠疫杆菌毒株有下列抗原成份和毒素。荚膜FI抗原在荚膜中存在两种抗原成份,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只在37摄氏度培养时产生,有抗御吞噬作用。毒力V/W抗原在细菌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有保护作用;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豚鼠获得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因此,与侵袭力有关。
鼠毒素鼠疫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蛋白质),主要作用是抑制辅酶还原,损害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呼吸,毒害末稍血管系统及淋巴管内皮细胞,造成血压下降及休克,又可使肝、肾及心肌组织变性、出血、坏死。鼠毒素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内毒素与一般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性质相同,但毒性较强,耐热,能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
杀菌素有杀死其他菌的作用,侵袭力有关,有助于侵袭扩散。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_鼠疫病原是属于什么杆菌_什么是鼠疫杆菌_

大肠杆菌图片大肠杆菌图片手绘
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克拉霉素幽门螺杆菌
什么情况会染上鼠疫
鼠疫的症状初期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鼠疫的症状鼠疫主要分为哪几种
北京属于什么气候
豚鼠属于什么科
歌莉娅属于什么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