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爱好

吴国历史: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五代十国中,吴国(南唐)有哪几

qiqingbiao 坐标: 69557 目录:/wu/

精选的吴国历史: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五代十国中,吴国(南唐)有哪几

五代十国中,吴国(南唐)有哪几个州?

南唐全境1府35州5军179县其中35州分别是 泗州,海州,洪州,抚州,吉州,袁州,虔州,宣州,池州,歙州,饶州,信州,润州,常州,泰州,扬州,楚州,濠州,寿州,和州,滁州,庐州,舒州,蕲州,光州,江州,筠州,建州,泉州(留从效割据)漳州,汀州,剑州,黄州,鄂州,升州一府就是 江宁府五军就是 汉阳军,建武军,雄远军,江阴军 还有一个查不到了 - -!

吴国灭亡,请问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吴国(周朝诸侯国)前12世纪―前473年

孙吴(三国时期政权)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五代十国吴国都城有哪些?

建业 吴国(222~280)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 222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吴国建立,孙权就是吴大帝。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 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 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

五代十国的吴国真奇怪?

嗯,楼主都知道了。

史书是这么写的。南吴,这是历史承认的。历史不承认的还有满洲国,皇帝虽然是溥仪,但是却是萝卜头们控制的。 补充下,这种类型的国家还有西魏、东魏。西魏的开国君主名义上是元宝炬,但是其实是宇文泰控制的。东魏的开国君主名义上是元善见,但是其实是高欢控制的。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世界历史上有几个吴国

历史上有6个吴国。


1.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2.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句吴。
3.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4.吴国是元末张士诚在平江(今苏州)建立的政权,初称周王,后改成吴王,为与朱元璋在集庆(今南京)建立的同名政权(明朝的前身西吴)相区别,史称东吴。
5.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定都应天府。
6.吴国是吴王的地方性封国,隶属朝廷(晋朝),吴国范畴是原吴郡所在地。西晋时吴国仅一任吴王,东晋时也是一任吴王。

吴国在什么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吴国有4个: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吴国;第二个是西汉初所分封的吴国;第三个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史称“东吴”);第四个是五代十国时的吴国。

五代十国的名人有哪些呢?

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史家称其是五代时期仅次于后周世宗的明君。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刘知远(895—948年),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号不详,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一说上蔡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杨行密(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刘隐(874年-911年4月4日),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岭南割据军阀,南汉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孟知祥(874~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县(今河北邢台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

吴国被灭是哪一年

春秋战国时期

吴国是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立国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 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苏皖两省全境及赣东北部分地区。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 三国时期 东吴(229—280)即三国时期的吴国,亦称孙吴。东吴势力发轫于孙坚时代,3世纪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开始建于吴郡(今苏州市),后孙权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南京)。222年,曹魏封孙权为吴王,作为曹魏的藩国吴国始立。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280年,亡于西晋。东吴的灭亡也标志着汉末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晋朝基本完善了统一。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五代十国时期 吴(907年-937 ) 五代十国(917年)之吴国版图 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拜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1],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由于其去世时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仍奉唐正朔,实际上也未建立独立王国,因此就理论而言,杨行密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国国君。 唐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嗣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但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祐四年(907年,此时唐已亡,南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 天祐五年(908年),徐温杀杨渥,立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王,然而大权仍掌握在徐温之手。天祐七年(910年),杨隆演加中书令、吴王。天祐十六年(919年)晋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是与唐朝断绝法统。杨隆演个性稳重恭顺,徐温父子专权,不会显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权旁落,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顺义七年(927年),杨溥即皇帝位。天祚三年(937年)让位予宰相徐知诰(徐温义子)。 南吴共历4主,36年。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吴国历史_五代十国吴国趣历史_五代十国中_吴国(南唐)有哪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