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武威是哪个省: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省,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
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唐朝时候的西凉国即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西凉国位于甘肃省中部,又名凉都、侠都、雍州、凉州,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公元617年,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李轨率兵攻入内苑城,占据武威后,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
唐武德元年(618),李轨正式称帝,立儿子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史称大凉政权。扩展资料公元618年6月,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招抚李轨,李轨派遣其弟李懋赴长安入朝觐见通好,唐高祖李渊授予李懋大将军之职,随后又令鸿胪少卿张侯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州主管,封凉王,赐给羽葆鼓吹一部。唐朝使者到达凉州时,李轨已经称帝,遂拒绝唐朝封号,称臣不归附。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派遣安兴贵前往凉州,说服凉安乐帝李轨归唐,不料凉安乐帝李轨不依,安兴贵遂同其弟安修仁起兵政变,围攻武威,5月,安氏兄弟攻克武威,擒拿凉安乐帝李轨,将其押解长安。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李轨在长安被唐高祖李渊下令斩首,大凉灭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凉
唐朝时的西凉国现在在哪里?
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武威是哪个省_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省_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
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扩展资料:
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0年),立国21年,都敦煌,后迁酒泉,辖区约有今肃州区、玉门、瓜州、敦煌(市、区)。古代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其范围涵盖了包括今之河西及周边更广的地域。《晋书》有记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至咽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凉国
古代西凉国是现在哪里
古代的凉州相当于现在的兰州,所以古代的西凉应该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而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
扩展资料:
西凉王朝(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晋十六国时期在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五凉"割据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历三主,共二十二年。400年汉人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王朝因此亡于北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凉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

武威是哪个省_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省_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
以前的西凉国是什么地方?
凉州在中国的西部,故称西凉。
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要研究中国文化,你不可能绕过凉州。比如:佛教传入中原时,凉州是最关键的一站,佛光西来,自此扩散,才有后来的格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在凉州住过十多年,他对中国汉文化的了解,就是在凉州完成的。至今,他那个著名的焚不烂的舌头还埋在凉州,接受着历代过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国的建筑,那就更绕不开凉州了,北京西安等旧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头,就是凉州。……总之,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其发祥地就在凉州。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里,有许多相应的证据。 凉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接兰州,西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于是,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比如:宋代的杨门女将,征西夏时,到古浪峡,走投无路,跳崖自尽,留下了“十二寡妇滴泪崖”的传说。西路军也在古浪峡跟马家军打过一战,死伤惨重。上次,我带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编辑吴金海和黄韬去我家,路过古浪峡时,他们不由得惊叹:难怪西路军受挫,这儿,只要架挺机枪,就很难过去。的确,那是条狭长的走廊,峭壁千仞,势若蜂腰,中有小道,蜿蜒西窜。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都会,同时也决定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凉州自古多安定。古谣云:“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凉州百姓爱好和平,从不排外,能忍辱负重,讲究“吃亏是福”,商贾往来,从不欺凌,渐成经济文化重镇,在唐代,就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之说。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汉末三国时凉州军阀董卓(后为李傕)率领的西凉军(西凉政府军)和马腾(后为马超)、韩遂率领的西凉军(西凉起义军),曾纵横大半个中国,无人能敌,后均失败于内斗。三国时期的西凉是当今的什么地方
狭义的西凉指凉州一带,凉州下辖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八郡。基本范围在甘肃中西部、青海东南部。基本在河西走廊一带,最西到敦煌。广义的西凉还包括武都、陇西、汉阳、安定、北地、天水等郡,扩大到甘肃东部、宁夏一带。扩展资料:凉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接兰州,西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于是,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比如:宋代的杨门女将,征西夏时,到古浪峡,走投无路,跳崖自尽,留下了“十二寡妇滴泪崖”的传说。西路军也在古浪峡跟马家军打过一战,死伤惨重。上次,我带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编辑吴金海和黄韬去我家,路过古浪峡时,他们不由得惊叹:难怪西路军受挫,这儿,只要架挺机枪,就很难过去。
的确,那是条狭长的走廊,峭壁千仞,势若蜂腰,中有小道,蜿蜒西窜。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都会,同时也决定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凉州自古多安定。古谣云:“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凉州百姓爱好和平,从不排外,能忍辱负重,讲究“吃亏是福”,商贾往来,从不欺凌,渐成经济文化重镇,在唐代,就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之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西凉(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

武威是哪个省_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省_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
西凉国是现在的那个城市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国西部。西凉自汉朝武帝建武威郡以来凉州名字换了多次,羌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
三国里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西凉是《三国演义》中对凉州的称呼。
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又名雍州、侠都、雍都、凉都。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治所姑臧。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汉末三国时凉州军阀董卓(后为李傕)率领的西凉军(西凉政府军)和马腾(后为马超)、韩遂率领的西凉军(西凉起义军),曾纵横大半个中国,无人能敌,后均失败于内斗,在现在的武威古凉州城内有座马超府(马府),这里就是马超出生的地方。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西凉军,出自《三国演义》,是汉末三国时期对凉州军的称呼。西凉军有两支,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凉州政府军),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凉州起义军),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后马超凭借西凉军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可见西凉军战斗力之强。 三国 三国时,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武威是哪个省_西凉国是现在的哪个省_唐朝时候的西凉国是现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