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最早的纸币源于
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时期
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宋朝时期,叫做“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扩展资料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子
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朝代?
在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早的纸币源于
扩展资料:
纸币是指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纸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出现后,人们又把它们纳入货币范围之内。后来逐渐认识到,银行存款也具有与纸币一样的性质,利用它能够购买商品,支付劳务。并且,银行存款与金属货币和纸币等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对等转化。金属货币、纸币等存入银行,即为银行存款,从银行取出即为金属货币、纸币等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等与银行存款的这种转化,不是货币与非货币的转化,而是两种不同货币形式之间的转化。
纸制的货币。一般由国家银行或由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我国纸币源于北宋之“交子”,演变沿袭至今。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按范淳父为《郭子皋志》,言交子云:纸币之设,本与钱相权。元祐间已有此语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看官,你道住持偌大家私,况且金银体重,岂是一车载得尽的?不知宋时尽行官钞,又叫得纸币,又叫得官会子,一贯止是一张纸,就有十万贯,止是十万张纸,甚是轻便。”郁达夫《纸币的跳跃》:“文朴轻轻地把她的手捏了捏紧往外推了一推,她也顺势把手松了松,两张簇新的纸币就扑答的掉落在他的被面之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纸币
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朝代
现在史料出土的是宋朝的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兑现时每贯须扣除30钱。成都16户富商为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开民间金融之先声..中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时期
我国纸币的发展自唐朝就已经开始,但公认的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是在宋朝出现的交子。交子,是中国北宋时四川流行的票据和纸币,是世上最早“正式”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语,是票券、凭证的意思。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间流行的票据,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务后的官方纸币。作为票据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银和铜钱,运往中央,铸造铁钱代用,并禁止带铜钱入四川。于是铁钱成为四川的主要货币。但铁钱原材料较廉价,重量更高,铁钱1000文可重25斤,经常要用车子拉钱,使用上十分不便。民众往往将铁钱寄存在“交子铺”中,换取票据交子,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
交子面额由一贯到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书填贯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交子的印刷技术是用红、黑两种颜色印刷,以秘密记号和图样来达到防伪的功效。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官方指定专由以王昌懿为首的十六家富商特许经营,发行原有定额,每两年整为一届,到期造新换旧,严禁民间私造。
交子铺将寄存的财物投资于邸店业务,由于过度投资,使交子难于兑换,多次发生挤兑的骚乱,“以至聚众争闹,官为差官拦约,每一贯,多只得七八百”,“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甚至天禧四年(1020年)益州知州寇瑊一度下令取缔交子,并将交子铺封闭。

最早的纸币源于
作为纸币当时宋朝因与西夏交战,军费增加,天圣元年(1023年)下令交子铺停止发行交子,已发行的交子全部回收,改由朝廷设益州交子务,由国家垄断发行交子,即“官交子”,官交子规定均比照私交子,同样以红、青、黑三色铜版套印,亦有密码花押,并加盖本州州印。交子遂取代铁钱,成为四川的主要货币。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赵祯登基,转运使薛田建议朝廷设置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发行“官交子”。,即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熙宁二年(1069年)闰十一月,诏置交子务于潞州,熙宁五年,戴蒙建议将每界交子行用期延长到两届(四年),发行额等于增长一倍,此后交子开始贬值。陕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发行过两淮交子,简称“淮交”。
北宋政府规定“官交子”兑换储备金有铁钱三十六万贯,以避免私交子使用时期,因交子户挪用准备金,导致纸币无法兑现。官交子的发行有一定的上限,第一界官交子发行总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官交子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交界的时间至今仍有争议,一般以为早期为二周年一界,从第一界至第二十四界均守此制。自第二十五界起改交子两界并用,发行量实际上增加一倍,也就是四年二界的说法,也有三年一界之说。交子面额单位起初是1-10贯,为了方便流通,渗入民间,后来将面额单位调整为1贯和500文。
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北宋时期。
是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在四川印刷的“交子”,由大商户印发,3年兑换一次,是纸币的原始形态。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出自哪个朝代
我国纸币的发展自唐朝就已经开始,但公认的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是在宋朝出现的交子。
交子,是中国北宋时四川流行的票据和纸币,是世上最早“正式”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语,是票券、凭证的意思。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间流行的票据,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务后的官方纸币。作为票据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银和铜钱,运往中央,铸造铁钱代用,并禁止带铜钱入四川。于是铁钱成为四川的主要货币。但铁钱原材料较廉价,重量更高,铁钱1000文可重25斤,经常要用车子拉钱,使用上十分不便。民众往往将铁钱寄存在“交子铺”中,换取票据交子,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时期
纸币的起源在我国至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最早的纸币,是从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开始流行的,它是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纸币。
成都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商业繁荣、商品交易发达的地区,然而最初使用的交换货币是铁钱。这种铁质的钱虽然很重,但价值却很低。据说当时人们要买一匹布,须带上的铁钱约七八十斤重,遇上大买卖就更麻烦了,这对于商人来说极不方便。铁钱的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发明了一种制楮(纸)的卷。他们在楮卷上暗藏标记,隐蔽密码,并以此代替铁钱,从而大大不便了商人们的商品交易。当时这种楮卷被称为“交子”,它的性质与现在的存款凭据相近。
最早的纸币源于
有了“交子”的流行,就有了商人所开设的专门经营“交子”的铺子,使用交换时需要交纳保管费用等。但有的商人惟利是图,乱用客户的钱,以致发生纠纷。于是顺分元1005年前后,益州(即成都)知府对所有“交子”铺进行了整改,统一由十余户富商经营,但还是发生了一些争端。宋仁宗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由地方政府垄断发行,并禁止民间私造,设置了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成都的府河边过去有条小街名叫“椒子街”,据说原为“交子街”,是“交子”铺曾经聚集的地方,后因谐音,讹为今名。1105年,宋代朝廷将“交子”改称为“钱引”,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 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波特 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曾在四川广泛使用过的“交子”,迄今尚未发现其实物。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交子”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货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最早的纸币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