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齐国姓姜还是姓田,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
齐国是在姜子牙封地上建立的,为何齐国的国王不姓姜而姓田呢?
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取得了天下,姜子牙在此建立了封地,春秋末年,吕氏政权被田氏取代了,所以说他们开始姓田了。田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在宣公二十一年时,陈宣公杀掉了太子,他们两个关系很不错,田完担心这件事会连累到自己,齐桓公又想给他个官职,所以他只能委婉的拒绝。田完过世了之后,田氏也就继承了田完的位置。田氏上任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一些新的措施来笼络民心。精工的大夫田僖子乞,为了响应他的号召,他将齐国的量制改为了四舍五入制。所以说,他们这样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人民的用户和爱戴。
田氏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武装得田,景公去世了之后,因为继位的问题,田乞就在暗地里挑拨了关系,表面上是顺服听从高、国二相,但是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他俩互相不相信彼此,,掀起了一场斗争,大夫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兵马进宫。高昭子听说国家形式有变动,就赶紧叫上了国惠子去救国君。就这样争来争去,互相猜忌。经过了两次的武装斗争,田氏最终是取得了胜利,他掌握了齐国的政权。
第三个就是搞好外交。齐景公五十五年,晋定公遭人谋反,他就来齐国借粮食,于是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派了田氏去营救他们。在各诸侯面前拼命地讨好,还与邻国签署了盟约。

齐国姓姜还是姓田_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_
最后一项措施就是扩大封地,田氏在位时,齐国上下非常的安定,人们安居乐业。还将自己的封邑面积扩大了很多。齐康公十九年,田氏变成了齐厚,这时田氏已经夺取了完整的政权。齐国的国君为什么不姓姜
齐国分为两个时代政权,前期为姜齐,后期为田齐。春秋时,陈国发生了一场争夺王位的宫廷政变,陈厉公之子陈完逃至齐国,改姓田,做了个“工正”的小官。据《史记索隐》载:“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在保存中原古音的闽南语中,陈田二音仅韵母稍异。陈完第五代孙田乞做了齐景公的大夫,发动了一次政变,于是田乞的后裔得以世代为相。再传至田和,索性夺取姜姓齐国政权,自立为齐太公。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际,齐王田建出城投降,子孙纷纷改姓。田建之子田轸在楚国任相,被封为颍川侯,因迁入陈国故地的颍川,恢复了陈姓,改称陈轸,遂成为“颍川陈”的始祖。
春秋齐国,国君姓氏到底是姓姜还是姓公孙???
春秋齐国是姜姓。史称 姜齐 。
田氏代齐后齐国是田姓,史称 田齐。时代在战国。在宋以前的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血缘,是生来随家族而有的,不可以改变。但姓不冠于名或字前,不与名字连称。氏,代表社会地位、生活地域、职业特点等,是可以改变的,可以由长辈或君主赐予的,可以与名字连称。
齐国姓姜还是姓田_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_
国君的称呼原则是“称国不称氏”,就是即位前作为普通人,称呼他时,名字前加氏,即位后是一国之君,就不能再叫他的名字了,只能用国号或爵位称呼他。齐太公,姜姓,吕氏,名 尚,字 子牙。其中,姜姓是代表血缘的,姜是一个有古老历史的族群;吕氏代表其出生于吕地。因此古代称其为吕尚,而不称其为姜尚、姜子牙。但后来,特别是宋以后,姓氏渐渐混称。对齐太公的称呼,是从明代小说开始,称其为姜尚、姜子牙 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是不严谨的。因此,按照春秋时的称呼法,齐太公,即位前,称其为“吕尚”,即位后,称其为“齐君”,“齐候”,死后,称其为“齐太公”。当时没有“姜尚”、“姜子牙”这种称呼。同样,齐桓公,即位前,称为"公子小白",即位后称其为“齐君”,死后称其为“齐桓公”,当时,没有“姜小白”这种称呼。看看《春秋》三传,都是遵循这个原则。另外,齐国有两个“齐桓公”,姜齐有一个齐桓公,田齐,也有一个齐桓公。春秋时,齐国是姜氏的封地,但为什么到了战国,齐国国君姓田了?
田氏代齐

齐国姓姜还是姓田_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_
齐国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在桓公时曾盛极于一时。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姜氏之国亦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公元前391年,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田氏完全取代了姜氏的政权,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参考资料:http://59.42.244.65:8088/datalib/2004/HistoryEvent/SHL-DL/SHL-DL-161春秋战国时候的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为什么齐王却都姓田?
齐国姓姜还是姓田_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_
齐国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在桓公时曾盛极于一时。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姜氏之国亦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公元前391年,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田氏完全取代了姜氏的政权,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参考资料:text-align:center">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怎么后来齐国的国君姓田了
标签: 齐国国, 姜子牙, 武王RT匿名 回答:4 人气:5 解决时间:2008-07-06 14:25检举 齐国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姜尚即姜子牙,他是周武王的开国功臣,为周王朝的兴起立下了不朽之功。周武王将它封在营丘(山东临淄北),国号齐。到公元前391年,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周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后来齐康公病逝,姜氏遂绝其祀,齐国全部为田氏所统治。

齐国姓姜还是姓田_齐国贵族是姓田还是姓姜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