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爱好

元朝地图: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Jenny 坐标: 68318 目录:/yuan/

精选的元朝地图: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最有名的: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在这些网站在线看: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中国历史地图在线分图:清朝地图 明朝地图 元朝地图元朝地图 南宋地图 北宋地图 唐朝地图 隋朝地图 三国地图 东汉地图 西汉地图 秦朝地图 战国地图 春秋地图其他的: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历史地图》中国社科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在线的: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图系统

中国历史地图

谭其骧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

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本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均受到关注和好评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求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地图

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1南北朝2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最早的一套历史地图是?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谁主编的?

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触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图资料。由于才华出众,所以青少年时代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为了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用娟八十匹绘制)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比例尺 1:1,800,000)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历史上第一张中国地图是何时诞生?何人绘制?

专家证实,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为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但是作者不详。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门鉴定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其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

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扩展资料:中国首张全国测绘地图——《十道图》“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早在魏晋时,制图学专家裴琇便提出了“制图六体”理论,即地图测绘时要考虑“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大要素。这一理论在中国测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地图的准确性。

虽然有“制图六体”这一先进理论,但在唐代之前,事实上还没有哪一张中国地图是全国范围内实际测量出来的,其精准度多少要打些折扣。到了唐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十道图》的出版,成为中国地图全国性基本地图测绘的开端,这水平在当时是世界第一,标志“大中国”疆域,开始走向精准。在图上,中国疆域首次突破了1200万平方公里。

唐朝规定,每五年(原为三年)须向职方报送地图,进而编制全国《十道图》。所谓“十道”,就是自然界限,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域,唐玄宗主政后增至十五道。据《旧唐书·地理志一》,唐朝疆域,“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唐朝全国地图《十道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绘制出来的,它是依各州定期报送的地图进行绘编,作为中央政府实施各种政令的依据。

《十道图》有三种版本,均为多卷本。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十三卷本《长安四年十道图》、十卷本《开元三年十道图》和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前两种版本的《十道图》大体有山川、户口、赋税、行政区域界线、州县总数、文武官员数字、薪俸、各州郡疆域等,但均已失传,甚至连绘制者都无从查考。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有记载,但原件也已不存,仅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地图集、宋刻本《历代地理指掌图》中收藏有总图性质的《唐十道图》一幅,但后来流落他国,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与《秦地图》一样,唐朝《十道图》对中国的影响亦很大。宋太宗时全国地图《淳化天下图》,就是参照唐朝旧图绘制的,此后北宋先后出现了《九域图》、《十八路图》等多张全国地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三张“全国地图”

西方人画中国历史地图,看看有什么不同于我们

几十年前欧美学者缺乏与中国学者交流、没有来中国实践考察,所以单方面否认夏朝的存在。这张中国早期地图依然沿用了这一陈旧观点,还把商朝与周朝的影响范围混淆。商朝势力范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王朝末期才逐渐渗透到下游。美国人画的周朝地图没有区分西周与东周,也没有提及春秋与战国,笼统以周帝国来进行概述。西周时期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张到长江流域和燕山附近,战国时期则由秦楚两个诸侯国囊括整个长江流域、燕国和赵国拿下河套与辽东。

秦楚在川黔边界拉锯多年,江西地区是楚国后期的腹地,福建地区的越人领袖在秦朝统一后主动归附,秦朝往两广和越北移民几十万,还在云贵修建五尺道,种种措施已经将这些地区牢固控制。美国人绘制的秦朝地图并没有将这些地方表现出来。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元朝地图_中国历史战国时期地图_哪里可以找到中国历史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