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项羽本纪原文:项羽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 史记《项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古今异义、重要虚词、特殊句式等
1、第
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4)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5)重点句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1)活用词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2)重点实虚词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3)重点句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4、第五段字词1)通假字①辟易数里 (“辟”通“避”)②骑皆伏曰 (“伏”通“服”)2)重点实虚词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3)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2)活用词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3)实虚词

项羽本纪原文_项羽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_史记《项
①无以渡②项王亦被十余创4)重点句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6、第
七、
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1)通假字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2)活用词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古今异义①然羽非有尺寸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4)重点句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5)实虚词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6)成语 自矜功伐
项羽本纪文言整理
1、第
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4)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5)重点句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1)活用词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2)重点实虚词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3)重点句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项羽本纪原文_项羽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_史记《项
4、第五段字词1)通假字①辟易数里 (“辟”通“避”)②骑皆伏曰 (“伏”通“服”)2)重点实虚词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3)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2)活用词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3)实虚词①无以渡②项王亦被十余创4)重点句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第
七、
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1)通假字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2)活用词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古今异义①然羽非有尺寸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4)重点句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5)实虚词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6)成语 自矜功伐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文-破釜沉舟的解释
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谦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译文: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闲包围巨鹿,章邯自己驻军在巨鹿南面,修筑通道,给驻军运送粮食。陈余为大将,率军几万人驻扎在巨鹿北面,这就是所谓河北之军。楚兵在攻破定陶之后,怀王很恐惧,从吁胎来到彭城,合并项羽、吕臣二支军队,亲自担任统帅。以吕臣为司徒,以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守,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当初,宋义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见了楚王说:“宋义断定武信君兵必败,过了几天,果然失败了。军队还没有出战,就看到了兵败的征兆,这真可以说是懂得用兵。”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不对。拍击牛身上的虻虫,不可以消灭毛里藏的虮虱。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胃,执兵器,宋义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宋义。”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他却大宴宾客,不肯引兵渡黄河从赵国取粮食,与赵国合力攻打秦国,却说‘趁着他们疲惫。’凭秦朝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势必破赵。赵国破灭,秦更强大,还有什么秦兵疲惫的机会可乘?况且我们楚兵新近失败,楚王坐不安席,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项羽早晨去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大家都说:“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现在又是将军诛杀了乱臣贼子。”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杀了他。又派桓楚去向楚怀王报告。怀王于是传令让项羽担任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项羽属下。
项羽本纪原文_项羽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_史记《项
项羽杀死卿子冠军以后,威名传遍楚国,并在诸侯中传颂。就派遣当阳君、蒲将军带领两万兵渡过黄河去救巨鹿。战斗取得了一些胜利,陈余又请兵出战。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的通道,打败了他们,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在城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诸侯军,没有莫放纵自己的军队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城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没有那个不恐惧。在这时就攻破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为诸侯中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从他了。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鰦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两段文言文翻译
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是所遇上的敌人,我都打败了;我所攻击的,也都投降服从了,于是称霸,占据天下。可是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啊。今天本来必定会死,我愿意为诸君打一场决定最后胜败的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误。”于是把他的骑兵分作四队,面向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分向四面的骑兵飞奔冲杀下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人仰马翻(披靡:本形容草木散乱偃倒的样子),于是斩杀汉军一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追击项王,项王瞪眼对他呵斥,赤泉侯本人和他的马一齐都受了惊,退避了好几里。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汉军)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他们。项王就冲击,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数十上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只损失了他的两名骑兵罢了,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都没有对手,曾经日行千里,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赠给你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著项羽,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就割脖子自杀了。《史记 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翻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
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niè,聂)阳侯。
巨鹿之战文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翻译
试译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译文】项羽就率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全部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士兵决一死战,无人打算再回来(的决心)。于是到达(目的地后)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的通道(甬道: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大败了秦军,杀死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自己。在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在城下(准备)援救巨鹿的诸侯军建成十多个营帐,没有敢发兵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各路将士都在营帐中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的呼喊声震天动地,诸侯军没有不恐惧的。在这时(楚军)已经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没有人不敢抬头仰视(项羽)的。项羽从此开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项羽之死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 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2.项王则夜起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直(当)夜溃围南出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词作动词,东行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二、特殊句式: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这是宾语前置句何如?等都为宾语前置句
三、虚词:之 乎 等汉皆以得楚乎?乎为句末语气词常骑之 之为代词 指骓马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之为代词 指项羽然今卒困于此 于 在这里此天之亡我 之 为主谓之间不译非战之罪也 之为结构助词 的
四、重点字词
1、项王军壁垓下:军为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壁为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慷慨 为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泣为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7、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项羽本纪》为什么项羽是个悲剧英雄
项羽出身贵族家庭,少年时期随叔父项梁学习兵法,是楚国著名的军事家。项羽身高八尺,力大无穷,“力能扛鼎″。项羽作战神勇,颇会用兵。早年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素亡后称“西楚霸王″。可谓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大英雄。只所以说他是悲剧英雄,其原因是:
一、刚愎自用,妇人之仁。如果听信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之争,早已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
二、以陈年旧事取人,错失韩信。韩信是胸大志的军事天才,正如萧所说“君向左刘邦胜,君向右项羽胜"。而这位决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却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致使韩信弃楚投汉,辅助刘邦建立了汉室江山。
三、不听劝阻,死爱面子。项羽兵败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而项羽却放下“霸王″的面子,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不肯渡江,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雎不逝。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叹。弃马而战,身负重伤,自刎乌江。

项羽本纪原文_项羽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_史记《项

